《米农》
米,稻草人。
序,米市苦也。
米农,花钱淘米网络中。
满面颓废显疲惫,两眼发黑十指勤。
卖米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
可怜身上襟见肘,心忧米贱愿市暖。
夜来城外把米等,晓启电脑等终端。
人困肚饥日已高,米市论坛闲逛游。
翩翩此时手机响,美女自称是秘书。
轻声细语口称敕,优质玉米遭仲裁。
一堆米,千余颗,年年续费惜不得。
半个馒头一杯水,系紧腰带求价值。
(文化程度有限,如有狗屁不通之处,还望海涵。此文无意冒犯白居易和卖炭翁)
【赏析】
《米农》是稻草人《米农赋》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,自注云:“米市苦也。”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,通过米农的遭遇,深刻地揭露了“米市”的本质,对管理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。
这篇诗没有像《米农赋》中的有些篇那样“卒章显其志”,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,因而更含蓄,更有力,更引人深思,扣人心弦。这首诗千百年来万口传诵,并不是偶然的。
开头四句,写玉米农的米来之不易。“煮米、抢注”,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。“满面颓废显疲惫,两眼发黑十指勤”,活画出米农的肖像,而劳动之艰辛,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。“网络中”点出劳动场所,这“网络”就是网民所写的“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”的网络,骗子出没,尔虞我诈。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,春夏秋冬,**地“扫米”,一日一日地“煮米”,好不容易煮出“千余颗”,每一粒都渗透着心血,也凝聚着希望。
写出米农的米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,这就把他和一米发的商人区别了开来。但是,假如这位米农还有工作,凭自己的劳动就不至于挨饿受冻,只利用工作闲余时间煮米卖米,用以补贴家用的话,那么他的米被仲裁,就还有别的活路。然而情况并非如此。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米农的家庭经济状况,而是设为问答:“卖米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”这一问一答,不仅化板为活,使文势跌宕,摇曳生姿,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,使我们清楚地看到: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,别无衣食来源;“身上衣裳口中食”,全指望他千辛万苦抢来的中断米能卖个好价钱。这就为后面写终端仲裁米农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。
“可怜身上襟见肘,心忧米贱愿天暖。”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。“身上襟见肘”,自然希望赚钱。然而这位米农是把赚钱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“卖米得钱”上的,所以他“心忧米贱愿市暖”,在没钱花的时候,一心盼望米市变暖。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米农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,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,又用“可怜”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,怎能不催人泪下!
这两句诗,从章法上看,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。“心忧米贱愿天暖”,实际上是期待春暖花开,米市上扬。“夜来城外把米等”,一颗大米总算盼到了!也就不再“心忧米贱”了!不懂网络的终端客户们为了好米,难道还会在微不足道的米价上斤斤计较吗?当米农“晓启电脑等终端”的时候,占据着他的全部心灵的,不是埋怨熬夜多么辛苦,而是盘算着那“一颗米”能卖多少钱,换来多少美刀。要是在小说家笔下,是可以用很多笔墨写米农一路上的心理活动的,而诗人却一句也没有写,这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。
米农好容易抢到一颗好米、盼到一个好价钱,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米得钱。然而结果呢?他却遇上了“轻声细语口称敕”的“秘书”。在仲裁面前,米农在从“扫米”、“抢米”、“做米表”、“买家问价”、“砍价”,直到“交易成功”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,所希望的一切,全都化为泡影!
当米农“米市论坛闲逛游。”的时候,已经是“人困肚饥”;如今又“优质玉米遭仲裁。”。那么,当米农饿着肚子、疲惫的关闭浏览器的时候,又想些什么呢?他往后的日子,又怎样过法呢?这一切,诗人都没有写,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。当想到这一切的时候,就不能不同情米农的遭遇,不能不憎恨管理者的罪恶,而诗人“米市苦”的创作意图,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。
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,艺术上也很有特色。诗人以“卖米得钱何所营,身上衣裳口中食”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米农所能有的*希望,——又是多么可怜的希望!这是全诗的诗眼。其他一切描写,都集中于这个诗眼。在表现手法上,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。以“两眼发黑”突出熬夜,以“满面颓废显疲惫”突出“扫米、抢米”的艰辛,再以波澜不惊的网络作陪衬,米农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。而这一切,正反衬出米农希望之火的炽烈:卖米得钱,养家糊口。“一堆米,千余颗”和“半个馒头一杯水”,反衬出“米市”掠夺的残酷。而就全诗来说,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,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。
写到这里,诗人似乎不忍心再写下去了,他简短地交代了事情的结果。也不像《米农赋》中其他的诗那样,诗人没有出面来发议论。但正是这简短的结尾,才更含蓄、更有力、更能发人深思。
更多精彩内容,请看下一页。 #p#副标题#e#
【原文】
《卖炭翁》
唐 白居易
序,苦宫市也。
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
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
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
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
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。
牛困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歇。
翩翩两骑来是谁?黄衣使者白衫儿。
手把文书口称敕,回车叱牛牵向北。
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
半匹红绡一丈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
易名科技论坛用户原创经验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参与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