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名科技-知识产权门户

投稿

*!Wework创始人将域名卖给自家公司牟利600万美元?

Ego 原创 域名
2019-09-27 16:31:50

作为美国炙手可热的独角兽公司,wework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,但*近一段时间这家企业的境遇仿佛坐上了过山车,在IPO前就差临门一脚,估值直接从470亿美元暴跌至100亿美元左右。


 

从曾经风光一时的明星公司,到如今无时无刻不在放出消极讯号的“共享经济”代表,WeWork 经历了 IPO 搁置,股东、投资人将CEO 赶走,可能还将迎来新一轮裁员等举措。

 

下一个“阿里巴巴”

 

在2017年,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与wework创始人见面了半小时便决定注资44亿美元,并表示这家公司可以“值几千亿美元”,是下一个“阿里巴巴”。目前,软银拥有wework近三分之一的股份。


 

有了资金的注入,不到十年时间里,WeWork分布在*28个*100多座城市,拥有485个办公地点,吸引了46.6万个会员,与Uber和Airbnb并称为“*共享经济三巨头”。

 

房地产还是科技公司?

 

这个名为wework的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呢?

 

通过搜索资料可知,wework是一家旨在打造办公空间,让人们畅享生活,而不仅仅是生存的公司。

 

运营模式其实是WEWORK租用商业地产,装修办公室,再转租给创业者、自由职业者、初创公司和小型商业团体,开发会员模式并从中盈利。说白了,这不就是极为熟悉的“二房东”吗?

WeWork在招股书中强调,公司拥有大约 1000 名工程师、产品设计师和机器学习专家,用于对运营业务的复杂系统进行构建、集成和自动化。


 

然而,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还是说到:“Uber、WeWork这样的公司几乎一文不值。”在他看来,Uber、Lyft 得到的业务无法保证始终据为己有,砸钱抢夺市场份额是极其愚蠢的。还要标榜自己为科技公司。

 

创始人太过“疯狂”

 

曾让孙正义极其信任的wework创始人诺依曼丑闻不断,更是将wowork当做套现工具。

 

大家都知道在域名方面,WeWork的品牌意识保护还算不错,域名wework.com注册于1998年11月,直接对应WeWork品牌,便于用户记忆和输入习惯,指向性明确相关域名Welive.com/.net/.org、wework.org/.biz等都已经保护。


 

而到了2019年年初,WeWork计划上市了,诺依曼主导将公司正式更名为 The We Company,并言辞凿凿表示要在共享办公之外的领域做出长期投入的决心。

 

也就是同一时间,诺依曼做出了令投资人都觉得无耻的事情。

 

微博@阑夕说到:诺依曼在创业途中就以私人身份购买了we.co这个域名,并且注册了we的整套商标。改名之后,他向自己支付了大约600万美元,约合人民币4277万元购买了we.co域名以及商标。


 

“有人私下对媒体说交易全程就像在支付赎金一样,然而问题在于他妈的绑匪绑的是他自己的亲儿子啊……”

 

种种荒唐之事,软银以及投资人终于让创始人诺依曼下台,以挽救外界对WeWork的声誉。

 

跌落“神坛”

 

投资人现在早就对这种“共享经济”的烧钱商业模式变得极为谨慎。

 

众所周知的是WeWork目前负债累累,其中还包括一笔将于2025年到期的7.02亿美元债券。该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,但随着估值下降,筹集资金对WeWork来说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
 

如何挖掘新的客户资源,如何创新产品去支撑更为广大的市场,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,才是wework目前应该去思考的,要不这笔投资就极有可能成为软银历*的拐点,面临账面亏损风险。


       温馨提示:本文经原作者授权发布,不代表知识产权门户立场。转载须联系作者授权同意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,若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谢谢。

共享经济 WeWork 域名 软银

赞(4)

参与评论
评论
举报

知产
社群

加小小,进知产交流群

域名
社群

加E妹,进米友群

返回
顶部